沙漠温室种水稻!中国科学家如何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
来源: 科普中国 发布时间:2024-05-15 浏览:611次 |
沙漠里能种点什么呢? 仙人掌、梭梭、西瓜、土豆……这些植物或作物与沙漠的“搭配”早已算不得稀奇。然而,沙漠里种水稻,恐怕很多人会觉得是天方夜谭吧? 但,这“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已由中国科学家率先实现。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团队在新疆和田沙漠温室试种快速繁育水稻获得成功。 从定植到收获仅用60天, 这里的水稻生长周期为什么能大幅缩短? 在我国,通常南北方栽种的水稻生长周期平均在120到150天,而此次沙漠温室快速繁育的水稻缩短了将近一半的生长周期。 和田地区有广袤的沙漠,光热资源好,有利于作物品质提高,是设施农业利用非耕地开展研究的理想场所。 对于水稻的光热资源来说,白天可以达到很好的满足,但是,在夜间需要对水稻进行“光加餐”,也就是通过LED灯光的设置,进行光配方的不断调控,结合精准补光的措施,可以快速缩短水稻本身的繁育周期。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团队在和田采用精准调配的营养液替代土壤进行栽培,再通过多光谱LED(发光二极管)光源和环境调控技术对水稻开展光控和温控干预。利用垂直立体无土栽培技术,在人工光源智能LED补光照射下,为作物提供了良好的光、温、水、气、肥等多种生产条件。同时也减少了土地占用,还能大幅度地减少病虫害发生。 经过两年多的试验,团队终于攻克了在沙漠温室条件下水稻快繁生长的关键难题。 一万多年前起源于中国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 20世纪90年代,考古专家在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中找到水稻的植硅体,发现大概在距今1.2万年,水稻就由野生状态被驯化成栽培状态。也就是说,1.2万年前,这里的古先民可能是世界上最早吃上大米饭的人! 起源于中国的水稻,养活了如今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从地面到太空,从良田到沙漠,从袁隆平超级稻屡次创下新纪录,到中国空间站在轨进行水稻试验,一代代中国科学家不断深耕水稻研究。 目前,科研团队又在和田的沙漠温室里相继探索了大豆、玉米、小麦等主粮作物,以及油菜、棉花和苜蓿等作物的快速繁育关键技术。科研人员们期待,未来在戈壁沙漠上,也可以探索粮食作物的高效生产,通过沙漠温室以及新技术的应用,就能实现粮食作物的高效生产,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温室快繁水稻在和应用前景如何? 据了解,当前我国各地的温室大棚,相对发达国家的温室成本较低,但整体单栋规模小,不利于机械化作业生产。将植物工厂或沙漠温室的成本降下来依然是科研人员和产业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杨其长介绍,未来这种温室可以跟新能源结合,以及跟机械化、装备化和智能化技术结合后,它的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也会大幅度降低,这种温室会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综合来源:新华网、央视新闻、中国农业科学院、和田日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