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园地 >> 农业科普

瓜类立枯病的识别与防治

来源:中国植物病理学会  发布时间:2024-05-06  浏览:653

立枯病(病原菌为Rhizoctonia solani Kuhn)是西瓜和甜瓜生产中苗期重要病害之一,常发生于育苗的中后期。该病分布广,各地均有发生。发病严重时,常造成幼苗大量枯死。

(1)[病害症状]

刚出土的幼苗及大苗均能受害,通常多发生在育苗的中后期。受害幼苗茎基部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逐渐凹陷,边缘明显。发病早期病苗白天中午萎蔫,夜晚和清晨能恢复。当病斑扩大绕茎一周后,病部收缩干枯,整株死亡。由于病苗大多直立而枯死,故称为“立枯”。湿度大时病部产生不太明显的蛛丝状霉,后期形成微小的菌核,可区别于猝倒病菌的白色棉絮状霉。

瓜立枯病症状

(2)[侵染循环与影响发病因素]

病菌以菌丝、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中越冬,腐生性较强,可在土中存活2~3年。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病菌侵入寄主内为害。病菌可通过流水、农具传播,也可随施用带菌粪肥传播蔓延。

当使用带有病菌的未消毒的旧床土育苗,或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在苗床温度较高和空气不流通,幼苗生长衰弱发黄时,易发生立枯病。种子带菌、苗床土或营养基质污染有病菌是病害发生的重要原因。另外,苗床管理不善、通风不良、阴雨多湿、温度忽高忽低、光照弱、土壤过黏、重茬、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等也易诱发病害发生。

(3)[防治关键技术]

防治立枯病应采取以加强栽培管理提高幼苗抗病力为主,药剂保护为辅的防治措施。

3.1.种子处理

播种前,要将甜瓜、西瓜等瓜类的种子每4千克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0毫升加35%甲霜灵拌种剂对水180毫升进行包衣。也可用30%苯噻氰乳油1000倍液浸泡种子6小时后带药催芽或直播。

3.2.采用无菌营养土育苗

加强苗床管理,注意提高地温,进行科学放风,旧床土进行消毒处理。

3.3.药剂防治

(1)育苗土处理。每平方米苗床用30%多·福可湿性粉剂10~15克与15~20千克细土混匀或1克95%恶霉灵与细土15~20千克混匀,然后将1/3药土施在苗床内,余下2/3播种后盖土。

(2)苗期喷洒植宝素7500~9000倍液,或0.1%~0.2%磷酸二氢钾,可增强抗病力。

(3)发病初期喷淋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或95%恶霉灵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5%井冈霉素水剂1500倍液、54.5%恶霉·福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平方米施药液2~3升。视病情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次。也可将穴盘苗浸在药液中片刻后提出沥去多余药液再定植。

3.4.生物防治

利用有益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对立枯病进行防治。应用于立枯丝核菌的生防菌很多,其中包括康宁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具钩木霉(Trichoderma hamatum)、盾壳霉(Coniothyrium sporulosum)、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等。

作者:杨玉文(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宋凤鸣(浙江大学)

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