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长茄果里面起疙瘩 |
来源:科普中国 发布时间:2024-04-22 浏览:895次 |
春季气温回升后,很多种植长茄的菜农发现,茄子表面出现了很多疙瘩,其表现不一。有的仅仅是出现在表皮上,有的则是大疙瘩,果实内部变形空洞,严重影响了茄子的商品性。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生理性问题形成的疙瘩果。疙瘩主要集中在果实中前部,表现为果面凹凸不平或有高约0.5~1cm的突起。掰开果实发现,出现疙瘩的果实里面,果皮与果肉间有较大的空隙。造成这种情况可能有两种原因: 一是棚温过低导致。在遇到特殊天气,连续3天白天棚温低于25℃,夜温低于15℃时,根系活动减弱,吸收的营养不能满足果实的正常生长需求,植株抗逆能力降低,易出现疙瘩果。根系弱就要加大根系的生长,建议浇水施肥时加入汉姆红运1616或金福牛HA钾进行辅助生根处理。 二、棚内气温上升过快导致。天气晴好时,虽然外界气温很低,但只要光照好,揭开草苫子后,棚内气温升得很快。由于果皮先受热,所以在上午9:00~10:00,果皮与果肉温度相差很大。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果皮生长速度势必超过果肉,也会导致果实长疙瘩。 建议在管理时注意以下几点:注意棚室保温,尤其是保持夜间温度不低于15℃,以免造成根系活动能力变差。晴天时,拉开草苫子后1小时再给棚室放风,给棚室一个缓慢升温的过程,以免造成果实温度变化剧烈。注意叶面肥的应用,可喷洒全营养型叶面肥金福牛718或M-JFN等,增强植株抗逆能力。 另一种情况疙瘩多集中出现在果实向阳面,小而密集。原因是春季土壤及植株叶片蒸发量大,常在棚膜上形成很多小水滴,而棚外空气温度要比棚内低,这就导致了附在棚膜上的小水滴温度就很低,而棚室温度相对较高,尤其是果实的向阳面,当这些水滴溅到果实上的时候,茄子表皮受刺激生长停滞,轻者在茄子向阳表面形成暗斑,严重的就会出现凹凸不平。 建议在操作行间铺秸秆或者稻壳等减少棚内蒸发,也可很好地吸收地膜上积累的水分。同时要加强棚膜的流滴性,避免膜上水珠形成后直接滴落在植株或者果实上。 三、果实表皮受到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刺激形成的疙瘩。茄子对一些药物敏感,如菌核净、代森锰锌等,要严格控制用药浓度和种类,减少混用,避免出现药害,导致起疙瘩。尤其是幼茄,表皮幼嫩,对药剂更为敏感,再次是细菌性病害可能导致表皮起疙瘩。 细菌性疮痂病可能会导致茄子果实表皮起疙瘩。春季天气转暖以后,棚内湿度增大,当棚内温度高时,很容易发生细菌性病害。细菌性疮痂病侵染茄子果实表皮后也会出现隆起的小斑点,但将表皮去除后会发现疙瘩下面出现溃烂或菌脓。一般棚前脸多发,向后逐渐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