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丨我国土生土长,首个拥有“天书”的杂粮作物来啦! |
来源: 科普中国 发布时间:2023-07-26 浏览:2314次 |
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土生土长的农作物多到数不清,今天,小农就来跟大家聊聊其中的佼佼者。 在诗人杜甫心目中,它是太平盛世的标志之一,粮仓中堆满了它,也是先人一生追求的景象。 是的,您没有猜错,小农今天要跟大家聊的,就是谷子。 谷子,古称稷、粟,亦称粱,一年生草本植物,隶属禾本科狗尾草属,谷穗成熟后多为金黄色,卵圆形籽实,粒小,去皮后俗称小米。
说起谷子的重要性,那估计是无“谷”能及了,小农翻阅了一下古籍资料,找到了不少关于谷子的记载:有后稷播百谷的典故: 《诗经·大雅·生民》中写道:“弃为儿童时,好种树、麻、菽。成人后,有相地之宜,善种谷物稼穑,教民耕种。尧听说,举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 后稷(周始祖),姬姓,名弃,弃善于种植各种粮食作物,成年之后,善于看哪块地能让粮食产量高,就开始教老百姓们耕种。尧舜听说后,让他当农官,教民耕种,他第一个建立粮食储备库和畎亩法,放粮救饥,赐百姓种子,被认为是禹最倚重的三公之一。 因此,后稷被尊为稷王(也作稷神)、农神、耕神、谷神。为农耕始祖,五谷之神。 有不食周粟的成语故事: 据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中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周武王继位而拥兵伐纣,他们认为诸侯伐君以为不仁,极力劝谏。武王不听,决意灭商。伯夷、叔齐对周武王的行为嗤之以鼻,誓死不作周的臣民,也不吃周的谷子等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以采野果为生。 有将谷子用作货币的记载: 除了最基本的食物功能外,谷子还有许多特殊用途。 谷子曾被用作官吏俸禄,《广雅·释诂》云:“粟,禄也。”谷子作为赏赐之物。顾炎武在《日知录》中阐释说:“古时用钱未广,诗书皆无货泉之文,而问卜者亦用粟,汉初犹然。”梁启超认为谷子曾为货币,在《中国古代币材考》一文中说:“古代以粟为币,全国所有之粟,以一部分供民食,以一部分资币材,当岁凶粟乏之时,而两者之用,皆不可须臾缺。” 谷子也是补官拜爵和减刑免罪之物。汉与匈奴作战,屯戍者众,边粟不足,于是募民能输及转粟于边者拜爵,爵得至大庶长。 有用作文化符号的记载: 《诗经》就有许多关于粟的诗句,如“黄鸟黄鸟,无集于穀,无啄我粟”等。苏东坡在《前赤壁赋》里感慨道:“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于是便有了大家熟知的“沧海一粟”这个成语。 谷子也曾被用来造词,如粟状小粒之金叫“粟金”,粟状花纹叫“粟文”,细微差错叫“粟错”,数量极少叫“粟许”,小国林立叫“粟散”,皮肤受凉起的“鸡皮疙瘩”叫“粟肤”。 小农说了这么多,也许您可能想问, 谷子虽好,但是, 谷子真的是我国原产的作物吗? 不会,也是个“舶来品”吧? 这次,小农可以自信地说, 谷子的原产地,就在我国!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特色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团队负责人、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刁现民介绍,中国驯化和栽培谷子的历史非常悠久,考古学家们在北京门头沟东胡林人遗址中,发现了11000多年的碳化谷子。大约6000年前到5000年前,谷子的栽培日渐繁荣,仰韶文化、红山文化等遗址中,都发现了大量的谷子踪迹,许多历史学家认为,这一时期,中原人口出现了第一次爆发性增长,其中谷子的栽培是重要的基础之一。 科学家们曾对谷子的起源有多种猜测,有人认为,谷子起源自中国,也有科学家认为谷子起源自欧洲或是中亚等地,但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发现证明,中国是谷子唯一的起源地。
近日,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一项研究登上《自然·遗传学》杂志。作物科学研究所成果破解谷子高质量图基因组“天书”,证实全世界的谷子均来自中国。 这项研究基于高覆盖深度测序,理清了谷子野生种、农家品种和现代育成品种的群体结构、分类和衍化关系,阐明了谷子起源及驯化改良的过程;这些群体遗传学证据清楚表明谷子单起源,即全世界的谷子均来自中国。 我国不仅是谷子的起源国,同时也保存着全世界最多的谷子资源。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指出,这项研究清晰了谷子野生种、农家品种和现代育成品种三类资源的基因组变异本底,了解了三类资源的亚群分类和地理分布及其演化的可能过程,从遗传学上肯定了谷子单起源中心,即中国起源中心的理论,是利用新技术进行资源研究的典型代表。 那么,问题又来了, 谷子起源自我国, 且在民间广受欢迎, 为何, 谷子却逐步退出了“主粮”队伍呢? 谷子:曾经的主粮 谷子在农耕文化中长期占据主粮地位。 但随着小麦、水稻等作物绿色革命的兴起, 谷子作为主粮的优势被逐步削弱。 我国老一辈科学家早在1942年就确定了青狗尾草是谷子的野生祖先。但目前,与其他大宗作物相比,谷子产量水平仍然很低,主要原因是人们对谷子的育成种群体结构、演化历史等没有清楚的认识。 刁现民研究员解释说,这其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要解读出谷子的基因组这部“天书”。 三十多年间,研究团队收集了1004份栽培谷子和野生谷子,结合已发表的840份材料,共1844份种质资源,利用深度重测序对谷子进化进行了详细的群体遗传分析。
谷子群体遗传特征分析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研究团队在1844份核心种质资源中发掘了1084个重要性状相关位点和基因,成功绘制了谷子首个高质量图基因组。这也是杂粮领域第一个高质量图泛基因组。 这一工作不仅是谷子研究的又一次“里程碑”式工作,也是对“小作物-大作为”的最好诠释,并将对其他作物研究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指出,这个研究让人们更清晰地看到了基因组结构变异对发掘基因功能的重要性,为谷子模式植物体系提供了基因组和表型数据基础,全面提升了谷子的育种水平和产量品质潜力,使我国保持了谷子基础和育种研究的国际领先地位。
枝叶葳蕤, 籽粒累累。 从狗尾草华丽转身而成的小米, 代表着农耕文明的智慧, 亦象征着华夏子孙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是中华民族贡献给全人类的珍贵礼物。粟文化深深烙印在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人文情怀。 土生土长的谷子,您喜欢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