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科普】 灵芝的文化传说 |
来源:科普中国 作者:王术荣 张勇 李青 发布时间:2023-01-13 浏览:5023次 |
灵芝的文化传说 灵芝孢子粉在调节人体机能,改善睡眠,抑制肿瘤,改善血脂代谢,防治心脑血管病方面疗效显著。然而,灵芝作为我国重要药用菌的文化和传说却不为世人所熟知。
灵芝在中国有七千年的历史。从帝王将相到潜心修行的道人,再到普通的百姓,无不把灵芝看作是:富贵、吉祥、美好、如意的象征,并把它称之为:瑞草、仙草、还魂草。
广为熟知的<白蛇传>中的情节:逢中秋佳节,夫妇邀月开怀畅饮,共度良宵。白娘子不胜酒力,现得原型,许仙恐惧至极,猝死。为救相公,白蛇与青蛇大战护山仙童以求仙草。许仙服用千年灵芝后得以生还。 《神农本草经》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药物学著作,也是最早论及灵芝的药学著作,灵芝被列为药中上品。书中描绘出灵芝的形态、色泽、光泽和木质化等特征,并详细论述了灵芝的分类、产地、气味和药用功效:“益心气”、“安惊魂”、“补肝益气”、“坚筋骨”“好颜色”,久服可“长生不老”。根据中医阴阳五行学说,吴普按五色也将灵芝分为青芝(龙芝)、赤芝(丹芝)、黄芝(金芝)、黑芝(玄芝)、白芝(玉芝),另附紫芝(木芝),合为六芝,“赤者如珊瑚,白者青者如吹翠羽,黄者如紫金,而皆光明沏如坚冰也,”均可“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 《神农本草经》中对灵芝的这些论述,被其后的历代医药学家尊为经典并引证,沿用至今。《黄帝内经》称灵芝为:“百草之王”、“养命之药”。 王充的《论衡》进一步揭示了灵芝的生长条件:“芝生于土,土气和而生芝”。这些论述被其后的医家尊为经典并代代相传,沿用至今。 在《汉武内传》中说灵芝是“太上之药”,“得而食之,后天而老”,也说是长生不老。尤其在汉魏时期服食灵芝求延年益寿成了当时社会风尚,灵芝的功效也给人一种神秘感,使古人崇拜、信奉灵芝成其自然。灵芝的形态特征古朴典雅,野生量少,更显得珍贵,古人又将灵芝以迷信色彩描述。把菌盖表面的许多环形轮纹,称做“瑞征”或“庆云”,视为吉祥如意的象征。灵芝成了祥瑞的化身,反映帝王德政和伦理道德的标志。于是上至皇帝,下至庶民把灵芝捧上了祥瑞的宝座。 据说汉武帝元封年间,甘泉宫年久失修,栋梁腐朽而滋生灵芝,大臣便借机歌颂皇帝的功德,说感动天地,使灵芝降生宫廷,祝万事吉祥如意,皇帝万寿无疆,国泰民安,皇帝自然大喜,便降旨于民众每年向朝廷进贡灵芝。 宋代王安石在《芝阁赋》中记述了当朝逼迫民众寻找灵芝的情景。“大臣穷搜远采,山农野老攀援狙木弋,以上至不测之所不通,下溪涧壑谷,……人迹之所不通,往往求焉。”说明当时举国上下到处搜寻灵芝瑞草,出现了“四方以芝来告者万数”。据记载宋贞宗(1008)诏令全国进贡芝草,王钦进8193本,又从泰山采芝草3800本送到京城。丁谓向宋贞宗进献芝草9500本,运芝者络绎不绝。要收集如此多的野生灵芝,在交通发达的今天也是极不容易的。黄庭坚上书朝廷建议废除这种劳民伤财,坑害百姓而进贡灵芝的规定,却无济于事,进贡之事继续到以后。 元代永乐宫巨幅壁画《朝元图》则真实地记载了大臣、宫女进贡灵芝的壮观场面。 清代李汝珍的《镜花缘》第五回上官婉云“灵芝产自名山,乃神仙所服,因其每岁三花,又名三秀”。 灵芝作为中国历史上特有的祥瑞物,影响极为深远和广泛。中国古代将灵芝作为祥瑞之物,并将其作为一种精神信仰的代表,或者伦理道德的标志,贯穿于中国封建社会,并影响到东邻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地区,后来传至西欧和美洲。在1979年英国出版的《蘑菇百科全书》(The Encyclopedia ofMushrooms)中以巨幅壁版面刊载了选自葛洪《抱朴子》中的一幅图画,反映了一位腰间絮带灵芝瑞草而悠然自得的形象。而今,在全国许多古刹寺庙、古建筑、亭台楼阁、古典服饰、传统生活用具,以及出土的大量文物,都能发现与灵芝有关。 (山西农业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王术荣 张勇 李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