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疟疾日,一起重温抗疟药物——青蒿素的研制历程 |
发布时间:2024-04-25 浏览:1171次 |
每年的4月25日是世界防治疟疾日,这一天旨在提高公众对疟疾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国际社会合作,共同实现消灭疟疾的目标。提到疟疾,不得不说的就是抗疟药物——青蒿素。你是否知道它的研制历程呢,来读一读今天的科学故事,了解一下吧!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开开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本书念着。 “开开,你念叨什么呢?”积木再次倒塌,心心不开心地抬头看向开开。 “我在读《诗经·小雅·鹿鸣》。”开开说道。 “咱们国家有一位了不起的科学家,她的名字就来源于此哟!”妈妈笑道。 “是谁呀?”心心问道。 “青蒿素之母——屠呦呦!”妈妈揭开谜底。 “哦,就是发现了治疗疟疾新药的科学家吧!”开开说道,“听说屠呦呦还获得了诺贝尔奖。” “没错,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可是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次获得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妈妈点头道。 “这位科学家到底有多厉害可以获得诺贝尔奖呢?”心心好奇地问道。 “有一种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且带有传染性质的疾病,叫疟疾,它也是一种很古老且致命的传染病。从古至今,人类始终没有停止过研究疟疾的防治办法。生长在美洲的一种树的树皮可以治疗此病,这棵树叫做‘奎宁’,从奎宁树皮中可以提取出一种白色的生物碱——金鸡纳碱。人们通过不断地研究,最终人工合成出金鸡纳碱,金鸡纳碱成为疟疾的克星。然而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疟原虫对金鸡纳碱产生了抗药性,药物不再管用,因此急需研制新一代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妈妈说道。 “哦,也就是说屠呦呦发明出了新的特效药,所以才获得诺贝尔奖喽?”心心再问。
“是的。1967年,一个代号为‘523’的科研项目开始了,目的就是找到对抗疟疾的新药。然而两年过去了,项目并没有取得什么进展。这时,有人想到可不可以在中医中药中寻求突破。于是当时年仅39岁的助理研究员屠呦呦,加入科研项目中。”妈妈介绍道,“屠呦呦是一名中西医兼容的学者,疟疾自古就有,因此她查阅了众多中医中药古籍、地方药志,还走访老中医,收集了众多关于抗疟疾的药方。最终,屠呦呦将目光聚焦于中药上的青蒿,即黄花蒿上。” “于是就提取出青蒿素了?”开开问道。 “并没有。中药都讲究‘煎服’,因此屠呦呦一开始就采用了传统的切碎、加热、过滤的方法提取有效药物,然而小白鼠实验始终以失败告终。她再次重新翻读古籍,其中有一句话‘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里并没有提到煎服,而是常温下用手拧出青蒿的汁。”妈妈继续道,“屠呦呦豁然开朗,最终在1971年10月4日,通过沸点很低的乙醚成功地从青蒿中提取出有效的抗疟药物——青蒿素。此后,1973年,屠呦呦再次研发青蒿素衍生物‘双氢青蒿素’,临床药效比青蒿素高出10倍。” “哇,真是太厉害了。青蒿素的研制,一定能够挽救很多生命,屠呦呦真是造福人类了不起的科学家。”开开感慨道。 “是的,屠呦呦不是院士,也没有海外留学经历,甚至没有博士头衔,但是她踏实认真,面对失败永不放弃,通过毕生努力,最终摘得诺贝尔奖,造福全人类。”妈妈点头道。 “真厉害。我也要像她学习,永不放弃。”心心挽起小袖子继续搭积木了。 【知识卡】青蒿素之母——屠呦呦 屠呦呦,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后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 屠呦呦是一名中西医兼容的学者,参与“523”科研项目时年仅39岁。在她兢兢业业、不懈努力下,于1971年10月4日,通过沸点很低的乙醚成功地从青蒿中提取出有效的抗疟药物——青蒿素。此后,1973年,再次研发青蒿素衍生物‘双氢青蒿素’,临床药效比青蒿素高出10倍。被称为“青蒿素之母。” 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次获得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