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园地 >> 生命健康

甲流肆虐,该如何应对?现在打疫苗来得及吗?

作者:陈墨螯  发布时间:2023-03-08  浏览:2595

尽管大家在前一段时间的发热以后,都有了些应对疾病的准备了,但最近发热的人又多起来了,自己或身边的亲友发热,该如何应对?又可以提前准备些什么来应对呢?

我们今天试着梳理一下,以下几点,是给大家的发热应对建议,我们来一个个详细说明吧。

划重点

先确定是否发热

查找病因,同时重点关注身体的感受和变化

备药,但不要盲目用药

借此机会好好休息

01

对发热要有正确的认识

发热是很多疾病的常见症状,大多数时候,发热是因为身体被病原体感染。发热就像是身体的警报,一旦外头来了敌人,发热就像是哨兵发出的提示,向全身体的“免疫部队”发出准备战斗的号召。

虽然发热有点难受,但对身体来说,并不一定是坏事。

一方面,发热本身在对抗感染方面似乎发挥了关键作用;另一方面,也提示人们,如果是长期、不明原因的发热,需要对身体进行系统性的检测以处理更严重的病因。

因为发热也见于一些非感染性疾病——敌人不一定来自于外部,内部亦常常会有叛变(比如有肿瘤细胞被免疫系统发现了),甚至是哨兵卫队自己的问题(比如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一些非感染的自身炎症性疾病)。

当然,如果正值流感流行季,发热则多与流感有关。

那么问题来了,都知道发热可能是生病了,但究竟怎么算发热呢?

02

摸额头、水银针、电子温度计,信谁?

发热是指人体核心温度升高超出日常范围,但这里有个很陌生的词,核心温度是什么?

核心温度指的是人体内部的温度,由于测温的方式和工具不同,因此不是所有温度都可以代表核心温度。其中直肠和口腔温度计测量的温度,可以最精确地测量核心体温。

其准确程度大抵如下:

肛温(直肠温度)>耳朵(鼓膜)>前额(颞动脉)温度计>口腔>腋下


一般对成年人而言,人体的核心体温,正常情况应该在37-37.5℃之间[1]。不同测量方法,正常值为腋温(36.0-37.0℃)、口温(36.3-37.2℃)、肛温(36.5-37.5℃)

当然,虽然都知道肛温最准,但脱裤子测体温毕竟很麻烦,平时咱们操作的时候多用额温、耳温、腋下、口腔,以操作最简单的额温为例,一般来说超过37℃,且伴有不适症状,就算是发热了。

此外,对儿童来说,根据美国儿科学会,儿童的标准是:

肛温、耳温在 38 ℃ 或以上;

口温在 37.8 ℃ 或以上;

腋温在 37.2 ℃ 或以上。

03

找病因,但不必过分执迷病因

前文说过可能导致发热的疾病很多,咱们自己通常只需要考虑当前流行的传染病如流感等因素,但不用为其他病因过分纠结,注意关注病患的状态妥善照料即可,下边就列举一些发热原因:

免疫接种反应是3—36月龄儿童非感染性发热最常见的原因。

然后就是感染性疾病了,在就诊于初级保健医护人员或急诊科的发热患儿中,有55%-60%[2]在体格检查时发现明确的细菌或病毒感染,其中大多数患儿存在急性咽扁桃体炎。多达6%的幼儿发热是由明确的病毒性疾病引起,例如毛细支气管炎、流感、水痘[3]。


发热的其他非感染性病因不常见,包括川崎病、药物热、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恶性肿瘤(如白血病)和慢性炎症性疾病(如炎症性肠病和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免疫接种造成的发热可以比较容易排除(通常在接种 48 小时内出现),亦无需特别处理,如果排除这个原因,我们主要考虑的是感染性疾病。那感染性疾病当中,又重点考虑当前社会流行的感染性疾病问题,比如近期我们就需要考虑是甲流、诺如或新冠感染。

找病因对判断病程和处理手段有一定的帮助,有一些疾病亦有便捷的方式,比如新冠可以在家庭进行抗原检测,目前流感也有可由患者自行操作的流感检测试剂销售,如果有腹泻或呕吐的情况,大多数可能往诺如上考虑。

对于部分感染性发热而言,病程是有自限性的,换句话说,就是完全不吃药不处理,也是会在感染后一段时间消退。我们需要防范的是疾病的进展或恶化,观察发热以外的其他症状,关注身体状况,及时识别危险信号,很多时候,比找到明确的感染原更重要。

04

备药但是不要乱吃药

对付感染性发热无非两种药:对症的,对因的。

所谓对症,就是改善症状的药物,比如大多数非甾体抗炎药物。换成我们熟悉的名字,就是我们常用的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但需要注意,对于成人和孩子,通常有不同剂型和含量各不相同,需要仔细阅读标签,确定适当的剂量。对孩子而言,更是需要注意避免重复服用不同剂型但含有相同药物成分的药物,避免给儿童或青少年服用阿司匹林。

对儿童对症给药的原则,是看精神状态。如果孩子精神状态好、吃喝玩耍也比较正常,那么即使体温超过 38.5℃,也可以不用药、继续观察;如果孩子精神差,不愿玩耍,没什么食欲,那么即使体温没达到 38.5℃,我们也建议家长给孩子用药。

这种原则,对成年人亦是有效的。

对因的用药比较复杂,在一些疾病中,有较为明确有效,但不是所有人适用的特效药(比如新冠);有一些疾病,明确有效的药物,需要在特定时间服用(比如感染早期,超过48小时无效);有一些疾病,则无明确的有效治疗病因的药物(比如诺如)。

因此回到刚刚的问题上,在感染性发热中,很多时候,需要好好休息、放松下来,同时查找病因进行处理。

05

借机好好休息,记录以下情况

不论是上述何种感染性疾病,发热以后身体均会处于疲惫虚弱的状态,疾病亦容易通过频繁的社交活动传播出去。因此,发热后不论大人小孩,请给自己一个放松的理由,在家中静养。

如果可以,请在病程中记录以下信息,在病情变化或有需要的时候,带上信息就医:

发热的病程:即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发热,可以以天数计,比如2天前,也可以按小时计,比如4小时前。

发热的可能:把你认为最可能的诱因简单的描述出来,比如“我公司同事最近很多甲流”。

发热的特点:体温最高多少度,每隔几小时热峰会上来,通常何时发热。如果能用简明扼要的图表来描述就更好了。

发热缓解的因素:比如服了退热药在1小时内慢慢降下来,或不用药也可以自行退热。

发热伴随的症状:如咳嗽、流涕,如呕吐、腹泻,如腹痛、耳朵痛、咽痛、头痛等。

如果之前有在其他医疗机构就诊过,应该详细地告知,如何时何地就医,做了哪些检查,诊断考虑什么,医生给了什么药物治疗。如果之前没有就诊,但是吃了药,也需要告诉医生。

另外,也可以记录一些基本情况,如:精神状态(尤其是退烧后)、饮食、睡眠、大小便的情况等。

06

关于流感,再多说几句

目前甲流正在流行,不少人中招开始发热,很多班级因此停课,部分地区奥司他韦销售大增……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出现,其实最好的做法永远是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有明确的高发季,一般会从每年的10月持续到来年3月,因此,强烈建议大家每年9-10月份就及时预约接种流感疫苗。

另外,由于流感病毒经常变异,且疫苗的作用会减弱,因此每年到了季节就应当去接种。需要注意的是,接种流感疫苗后,我们的免疫系统仍需要2-4周才能产生足够量的保护抗体来抵抗感染,因此到了季节,建议大家及时接种,越早越好。

可能还有些朋友,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现在打甲流疫苗还来得及吗?这里不得不说,虽然有点晚了,但如果您还没有感染过甲流,又能约到疫苗,那么不妨先来一针,毕竟这一轮甲流还剩个“尾巴”呢。

参考资料:

[1] Niven D J, Gaudet J E, Laupland K B, et al. Accuracy of peripheral thermometers for estimating temperatur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15, 163(10): 768-777.

[2] Finkelstein J A, Christiansen C L, Platt R. Fever in pediatric primary care: occurrence, management, and outcomes[J]. Pediatrics, 2000, 105(Supplement_2): 260-266

[3] Greenes D S, Harper M B. Low risk of bacteremia in febrile children with recognizable viral syndromes[J]. The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 journal, 1999, 18(3): 258-261.

作者:陈墨螯

审核:张文娟 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

本文封面图片来自版权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