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人物

百年好核
仰望 “国之脊梁”——纪念赵忠尧诞辰122周年

来源:科普中国  发布时间:2024-06-28  浏览:3947

赵忠尧(1902.6.27—1998.5.28),浙江诸暨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近代物理学先驱。他以毕生精力从事科学和教育事业,悉心培养了我国几代科技人才,为发展我国核物理和高能物理研究事业、为培养我国原子能事业、核物理和高能物理的实验研究人才作出了重大贡献。

两次赴美,一颗赤子之心
1902年6月27日,赵忠尧出生于浙江诸暨。父亲自学医道,行医为生,对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和社会贫富不均的现象痛心疾首,常想为国出力,又感慨知识不足。因此,他敦促赵忠尧努力读书,将来为国为民出力。赵忠尧一辈子谨记父亲教诲,在人生的每一个关口都义无反顾地将国家和人民的需要放在了首位。

1929年,赵忠尧在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留学时与导师合影,二排右二为赵忠尧

1927年冬,赵忠尧第一次赴美。他进入加州理工学院研究生部,师从该校校长、诺贝尔奖获得者密立根教授。在博士论文环节,赵忠尧发现了硬伽马射线在通过重物质时产生的反常吸收和特殊辐射,这是对正负电子对的产生和湮灭过程的最早实验证据。两年后,他的同学安德逊发现了正电子。1936年,瑞典皇家科学院把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安德逊。后来,时任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主任的爱克斯朋在一篇文章中指出,赵忠尧“是最早发现硬伽马射线反常吸收者之一,赵忠尧在世界物理学家心中是实实在在的诺贝尔奖得主!”

1931年,国内发生 “九· 一八”事变,赵忠尧得知后,心中焦虑,决心尽快回国,为祖国做贡献。1931年底,赵忠尧回到祖国,开启了他的“科学救国”之路。

1946年,赵忠尧登上美国“潘敏挪”号驱逐舰时留影,前排左一为赵忠尧

1946年,赵忠尧第二次前往美国。此次出行,除到现场观摩原子弹试爆试验外,他还肩负了解核物理研究最新进展并设法购买核物理实验设备的重要任务。由于经费极度紧张和美国严格的技术出口限制,获取设备唯一可行的办法只能是先购买国内难于买到的部件和其他少量的核物理器材并自行设计。赵忠尧为此花了整整两年时间。当时很多人不解,有人嘲笑他是“傻瓜”,把时间用在不出成果的事上,但他却不认同,能够把精力用在对祖国科学发展有益的事情上,他感到格外欣慰!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告成立。赵忠尧欢欣鼓舞,立马着手做回国准备。他将定制的器材装了三十多箱,几经波折装船运回了祖国。随后,他本人又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登上了威尔逊总统号,从洛杉矶启程回国。跟他同行的还有邓稼先、叶笃正等一百多位中国留美学者。谁知他们刚上船,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工就以违反出口法为由扣留了赵忠尧携带的物理书刊,赵忠尧因提前把重要器材托运回国而得以脱身。然而波折远未结束,美方在放走赵忠尧一行的当天就后悔了,船经过日本横滨时,美军武装人员气势汹汹地冲上船,把赵忠尧、罗时钧和沈善炯一同关押进了美军在日本的巢鸭监狱。扣押在日本的数月,赵忠尧始终抱着坚定的归国之心。美军无理扣押中国科学家的消息,引起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中国掀起了谴责美国政府暴行、营救赵忠尧等人的巨大浪潮。1950年底,冲破重重阻挠的赵忠尧终于回到了他日思夜想的祖国。归国后的赵忠尧却惭愧自己没有为人民做过多少事情,他一心只想尽快投入工作,为新中国的科学发展出力。

三次探索,寻找救国之路

赵忠尧第一次归国后,便把大部分时间用在教学和科研上。他先后在清华大学、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中央大学(中华民国时期中国最高学府)任教。在清华大学期间,他开设了中国第一门核物理课程,组织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核物理实验室,在极为简陋的条件下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工作。除“科学救国”外,赵忠尧还日夜苦思,尝试了包括“平民教育”“工业救国”等多种救国道路。

当时搞社会教育的晏阳初先生,对平民教育很热心,在河北定县农村搞了一个平民教育的实验点。赵忠尧利用暑假去定县参观,想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但不久后,华北沦陷,“平民教育”的路也就没有了。抱着“工业救国”的良好愿望,赵忠尧又想结合自己在国外数年积累的经验,在国内寻觅伙伴,探索技术,创办小型的国产工业。经过反复酝酿,赵忠尧联合叶企孙教授和施汝为、张大煜等少数友人,拿出自己的工资积余,集资创办了“长城牌”铅笔厂。著名的“中华牌”铅笔就源于这里。

矢志不渝,成就国士境界

赵忠尧一生乐观豁达、兢兢业业。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第一个核物理实验室建立了,中国第一台静电加速器建成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近代物理系诞生了。在他的培养和指导下,一大批科技人才脱颖而出、迅速成长。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与杨振宁都曾受教于他,“两弹一星”元勋中,有八位是他的学生,他们是:王淦昌、赵九章、彭桓武、钱三强、王大珩、陈芳允、朱光亚、邓稼先。

赵忠尧主持建造的我国第一台静电加速器

1973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成立,看着中国自己的高能加速器从破土动工、建成出束到积累数据,看到一批中青年科技人员成长起来,赵忠尧感慨万千。他曾说:“回想自己一生,经历过许多坎坷,唯一希望的就是祖国繁荣昌盛,科学发达。我们已经尽了自己的力量,但国家尚未摆脱贫穷与落后,尚需当今与后世无私的有为青年再接再厉,继续努力。”

1995年10月19日,由于对我国物理研究的杰出贡献,赵忠尧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他将奖金全部捐献给他就读、任教过的大学,用于奖励物理系的优秀学生,激励后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勤奋学习、努力进取。

1996年,赵忠尧在北京医院

1998 年5 月28 日,赵忠尧因病逝世,享年96岁。有人把中国原子弹的爆炸成功与赵忠尧的原子核研究相联系,称他为“‘蘑菇云’的打造者”。更有人称赞他:“在中国物理学史上是一座丰碑,在世界物理学史上也是一颗明星!”这些评价他都当之无愧。赵忠尧用毕生实践了父亲曾经的教诲:在人生的每一个关口都义无反顾地将国家和人民的需要放在首位。他用一生写出一份答卷,将最闪亮的篇章汇入了祖国最壮丽的事业。

原宝工作室出品

策划 | 马世玉 赵沐沐

图文 | 赵沐沐

海报 | 裴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