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人物

世界地球日丨竺可桢:坚持记录大自然的语言

来源:科普中国  发布时间:2024-04-24  浏览:807

竺可桢(1890-1974):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气象学家和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曾任浙江大学校长。

1974年2月6日清晨6点,天还没有完全亮。一位老人支撑着从病床上坐起来,打开收音机,仔细地听着天气预报。然后他用颤抖的手在笔记本上写下一行字:“气温最高零下1℃,最低零下7℃,东风一至二级,晴转多云。”刚合上笔记本,老人忽然又想起了什么,赶紧打开本子,在刚才写的天气预报那儿注上“局报”两个字。这是老人写下的最后一篇科学记录,第二天,他就与世长辞了。这位老人就是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竺可桢。

每天为大自然记日记

为什么竺可桢在记下天气预报后,又在后边注上“局报”二字呢?原来,“局报”是指“气象局预报”的意思。平时竺可桢并不记录天气预报,他总是随身带着一支温度计,每天清晨亲自测量气温,几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过。只有当他生病不能起床时,才记录气象局的天气预报。

不仅每天测气温,在竺可桢的笔记本里,更是密密麻麻地记录了大自然的变化:“3月12日,北海冰融。”“3月29日,山桃始花。”“4月4日,杏树始花。”“4月15日,紫丁香始花。”“4月20日,燕始见。”“5月1日,柳絮飞。”……竺可桢如同一位忠于职守的士兵,每天都在观测、记录着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鸟一兽。从1921年在南京时开始为大自然记日记,直到去世,他一共记了50多年。竺可桢一生笔耕不辍,留下了大量文字。据不完全统计,他的学术论文、科普作品等多达600万字以上。日记虽有散失,但保留下来的仍1300多万字,其中,“南京9年”和“北京24年”两地春季的物候日记已正式发表。

开创中国物候学研究

竺可桢为什么要每天坚持记录大自然的变化?原来,他正在研究自然界植物和动物的季节性现象与环境的周期性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物候学。物候学是一门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的科学,可用于指导农业生产。竺可桢指出:“由于物侯现象的出现有一定的先后顺序,从不错乱,有顺序性,彼此之间又相互关联,有相关性,因此知道前一种物侯现象出现的日期,就可以推算继后出现另一物侯现象的日期。根据已知的物侯指标,应用预报公式,即可作出农作物的播种期和收获期的预报。这种方法比单纯依靠与节气相关的农谚来预测农时更为准确可靠。”

1962年春天,北京农村的花生播种以后,受到了严重的冻害。为什么农民的播种日期与前两年一样,而今年就会发生冻害呢?竺可桢赶紧拿来笔记本查阅近几年的物候记录,立马发现了原因:1962年北京的山桃、杏树、紫丁香开花的日子,比1961年迟了10天,比1960年迟了五六天。这说明1962年的农业季节推迟了,因此花生的播种日期也应适当推迟才行。由此可见,物候学观测对预报当地一年四季的农时大有好处。在竺可桢和宛敏渭合著的《物候学》一书中,绘制出了1950-1972年间各种物候变化的曲线图。这其中的每一条曲线都是用竺可桢每日坚持不懈记录的观察数据连接而成的,凝聚着竺可桢多年以来的心血。

领导建立中国物候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竺可桢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领导生物学地学部。他一面亲自观测北京城内的物候,一面建议筹建农业气象学学科。1953年3月,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与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合作设立农业气象组,后改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气象局三方合设农业气象研究室。1962年4月,竺可桢亲临颐和园视察物候观测情况,并作出指示 : “今后的工作方向,应该以点带面,今年先在颐和园做起来,还要准备建立全国物候观测网,开展全国性的物候观测。” 在竺可桢的领导与推动下,自1963年1月起,全国各地开始按照统一的物候观测方法,进行常年的物候观测记录,中国的物候观测开始做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