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舍弃高薪为国造“东风”,他为中国航天立下不朽功勋 |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3-04-17 浏览:5020次 |
7年前的今天,一位名叫梁思礼的老人永远离我们而去,享年91岁。 这位老人,身上有太多标签:梁启超之子、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著名导弹和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老人的人生格言。不管什么时候,老人都说,“所有事都是从爱国出发”。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官网 心怀“工业救国”梦想,学成归国 1924年8月,51岁的梁启超老年添子——他的第九个孩子梁思礼诞生了。也许是相貌最接近于父亲,也许是年龄最小,梁启超格外疼爱他,给他取了个昵称“老白鼻”(英语Baby的谐音)。 梁思礼5岁时父亲便去世了,但是父亲教给他的爱国理念深深影响了他。后来他回忆说:“父亲对我的直接影响较少,几个哥哥姐姐都受过父亲言传身教,国学功底数我最弱,但爱国这一课,我不曾落下半节。” 少年时期的梁思礼目睹了母校南开中学被日军轰炸,坚定了他报国救国之心。1941年,梁思礼申请到了美国嘉尔顿学院的全额奖学金,他带着母亲东拼西凑的400美元赴美留学。 心怀“工业救国”的理想,梁思礼寒窗苦读,于1949年在辛辛那提大学拿到了自动控制专业的博士学位。1949年9月,梁思礼登上“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回国。 途中,梁思礼用随身携带的无线电收音机听到了新中国成立的新闻广播。他把这个消息告知船上的同胞,大家欣喜若狂。当听到新中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时,他们便找来一块白床单用红药水染红,中央放置一颗大黄五星,四角各放一颗小黄五星,当作国旗,为祖国庆祝。
1949年9月,梁思礼(前)与陈辉(后)在旧金山登上回祖国的“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 图片来源: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 为国造“东风” 1956年是我国航天事业的起步之年。同年,梁思礼被任命为导弹控制系统研究室副主任,成为钱学森院长手下的十个室主任之一。以此为起点,他将全部身心都融入了我国导弹与火箭事业的发展之中。 1958年,中国开始仿制苏联P-2导弹,梁思礼是控制系统技术的负责人之一。就在仿制进入决战的关键时刻,苏联撤回专家并带走了全部教案和技术资料,这无异于釜底抽薪。 梁思礼与众多专家一道,抱定研制中国人自己导弹的决心,鼓足士气,迎难而上,成功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研制出了具有替代性的合格的国产燃料、材料和元器件。 1960年11月5日,我国第一枚导弹“1059”(后被命名为东风一号)在酒泉导弹试验基地试射成功,射程比P-2导弹还要远。中国人从此有了自己的导弹。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官网 将“最强大脑”装进“东风五号”洲际导弹 “东风五号”洲际导弹的设计方案开始于1965年,“东风五号”要求目标打击精度更高,控制系统首先就要改变过去的制导方案,但是技术跨度非常大。 鉴于洲际导弹射程远、精度高,需要用计算机控制制导系统,而当时应用集成电路的只有美军的民兵导弹,苏联尚未研制成功。为抢占制高点,梁思礼决定在东风五号上采用惯性平台—计算机制导技术。 谈起当时的思路,梁思礼常常引以为豪:“我们的弹载计算机采用的是增量计算机方案,没有乘除法,只有加减法,虽然粗了一些,但是少用了近1/3的集成电路,解决了小型化难题。” 很难相信,“东风五号”洲际导弹上使用的第一台弹载计算机,竟然只有12条指令,没有乘法、除法指令的算术型增量计算机,其运算速度只有每秒近两万次的水平,存储量小的只有768个字,制导计算完全是通过增量的累加得到全量的。 1971年9月10日,这种弹载计算机参加了我国“东风五号”洲际导弹的首飞试验,一举成功。 此外,他还全程参与了长征二号系列火箭的研发,他开创的“航天可靠性工程学”成为长征系列火箭安全飞行的坚实保障。自1975年后,“长征二号”连续将23颗返回式遥感卫星成功地送上天。 “硬件是躯体,软件是灵魂”。1981年以后,梁思礼大力推广航天软件工程化,这使后来的神五、神六、神七、神八、神九、神十等飞船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都达到了从来没有达到过的高度。
梁思礼与航天员合影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官网 1996年8月,72岁的梁思礼从科技委副主任的岗位退下来,但他始终心系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2006年6月,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年会上,他提出了航天发展的顶层设计问题,再一次为国家的航天事业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百年潮》期刊曾这样评价梁思礼:“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圆了国人的飞天梦,而作为参与神五飞天工程的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院士则是圆了父亲梁启超的科技梦。梁思礼的血管里流着父亲的血,一生报国,虽屡经磨难,但矢志不改,为国家、民族争得了荣耀。同父亲一样,梁思礼一直把国家这个大‘家’放在第一位,作为儿女,无论面临怎样的境遇,对这个‘家’,他始终不离不弃。” 2016年4月14日,梁思礼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他为了祖国的导弹事业,大半生隐姓埋名,饱经风霜,为祖国的强大奉献了一生,他的爱国精神、奉献情怀、严谨作风,令世人敬仰。 今天,一起缅怀这位中国脊梁! 综合来源:新华网、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国科学院等 |